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提升期限错配问题仍存-【新闻】
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提升“期限错配”问题仍存
随着银行理财机构、资金投向方和资金来源方风险水平的逐渐回落,普益标准近日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监测简报》显示,去年4季度,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总体呈现持续下行走势。其中,12月风险水平创下2018年10月份以来新低。
值得留意的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投资者行为、企业生产活动以及宏观经济走势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预计,今年1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将呈现震荡抬升走势。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由资金投向方风险指数、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指数、资金来源方风险指数三类指数加权而成。
根据《简报》,随着银行理财机构、资金投向方和资金来源方风险水平的逐渐回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水平在3季度和4季度逐步回落。
其中,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指数方面,去年10月和11月指数持续走低,其中11月创下近年来来的最小值,随后在12月有所反弹,但整体风险仍然可控。
魏骥遥指出,虽然银行理财机构刚性兑付、信息不透明度和资产同质性表现较上季度有所好转,但是,在理财产品投资期限缩短和资产负债网络关联度增强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银行机构风险。
具体来看,去年4季度,银行刚性兑付行为有所缓和,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持续提升。11月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占比创下近年来新低,即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创下阶段性新高。“这反映出随着监管的趋严、资管新规过渡期的逐步临近,银行持续推进不合新规要求的预期收益型产品的整改工作,加快向净值化转型。”魏骥遥指出。
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平均投资期限有所缩短,期限错配现象出现抬升。从去年4季度数据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投资期限由3季度的148天回落至132天。同时资产负债网络关联强度有所加强。去年4季度,银行同业产品规模占理财产品总规模的季度平均比重由 3 季度的 0.85%升至1.09%。
“理财产品投资期限缩短使得银行产品端与资产端的期限差距拉长,增加了因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道德风险。”魏骥遥指出,而虽然同业理财规模占银行理财规模比重的短期提升不具有持续性,但是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银行间资产负债网络的关联强度,增加了银行同业间风险的传染。
另一方面,去年4季度,除衍生品市场风险出现较大幅度下行外,其他三类资产风险水平小幅上升,但波动不大,综合使得资金投向方风险指数震荡下行。同时,投资者理财产品集中申赎行为减少,使得投资者羊群效应减弱,叠加同期宏观经济有所回暖,投资者信心逐步增强,资金来源方风险水平亦出现较大回落。
展望今年1季度,魏骥遥认为,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投资者行为、企业生产活动以及宏观经济走势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疫情或加大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资金投向方风险抬升。
其次,疫情或影响投资者集中申赎理财产品,加重投资者羊群效应。而投资者信心指数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综合影响资金来源方风险指数上行。
此外,疫情对银行理财机构的兑付行为、信息披露、投资期限、资金投向和同业理财都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水平可能上升。
在此情况下,魏骥遥预计,1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将呈现震荡抬升走势。
夯基础强执行跨高度2019山河智能挖掘机营销公司拓展训练营顺利开展
- 关于核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初评通过企业依法纳税情况的通知-【zixun】
- 美国奢侈品百货Nordstrom私有化退市取得新进展私募基金LeonardGreen或将投资10亿美
- 金融机构火爆调研6只半导体与科技龙头股4只已被融资客近百亿元买入-【zixun】
- 金融机构近一个月调研中小创占A股九成23股被调研总量占比高达50-【zixun】
- 2007年11月建筑钢材市场价格走势预测钢材市场调研报告行业分析-【zixun】
- 1月全国进出口总额达2950亿美元同比增439
- CFTC持仓解读欧元原油看多意愿双双升温8月4日当周
- 座人印后加工之热点话题
- 浅谈:谷歌施密特:收购摩托不影响合作伙伴
- 机械-聚氯乙烯(PVC)上涨后去泡沫化行情有多大?